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日前落下帷幕。我校在各个赛项斩获佳绩,荣获3个国家级奖项和23个省级奖项,其中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6项、铜奖15项。英语短视频赛道首获2项省级铜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道零的突破。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面向在校大学生,展示外语综合能力的全国性权威赛事。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此项赛事,自大赛启动以来,积极响应、周密筹备,面向学生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校级初赛便吸引了千余名学生踊跃报名。
△各赛道校赛现场
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外国语学院外语技能拓展部精心组织了学生的选拔与培训。针对不同赛道选拔出的优秀选手,为他们制定周密、系统的备赛与培训方案,匹配以专业的指导老师团队,根据每位参赛选手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辅导,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雕琢比赛技巧,为他们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赛道省赛现场
省赛阶段,面对来自全省近百所高校的强劲对手和本次赛事新赛道新题型的全新挑战,我校参赛选手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出色的表现力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收获省级诸多奖项。最终王浩天、孙艺程、仇宵等3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顺利晋级国赛,并夺得国赛银奖2项、铜奖1项!
△国赛参赛选手和部分指导老师合影
近几年,我校外语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获奖数量和等级均位居全省前茅!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学院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参赛选手们、竞赛指导老师们的辛勤备赛,同时也是深度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契合时代需求、更具实效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我院将以此为新契机,持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我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
获奖情况
赛项 | 姓名 | 学院 | 奖项 | 指导老师 |
国际传播综合能力 | 王浩天 | 阿尔伯塔学院 | 国家级银奖 | 诸葛文婵、陈亦挺、伊迎 |
孙艺程 |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国家级银奖 | 曾金元、林彦、吴若丹 |
仇宵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国家级铜奖 | 曾金元、裘健、胡茜 |
演讲 | 高雨凡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银奖 | 陈亦挺、林甜甜、任冰文 |
李佳俊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铜奖 | 陈亦挺、胡茜、王琴婵 |
李殷曦 | 口腔医学院 | 省级铜奖 | 金繁繁、陈小仙、陶刚 |
读写 | 孙艺程 |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省级金奖 | 曾金元、林彦、吴若丹 |
仇宵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金奖 | 胡茜、裘健、曾金元 |
李佳俊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银奖 | 陈亦挺、方丹、胡茜 |
熊轶城 | 阿尔伯塔学院 | 省级银奖 | 伊迎、吴若丹、陈丹丹 |
蔡哲旸 |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省级银奖 | 王艳素、伊迎、陈佩佩 |
柳佳跞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银奖 | 林甜甜、王艳素、伊迎 |
金心宇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银奖 | 林甜甜、潘妤、陈亦挺 |
王湛秋 |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省级铜奖 | 黄曼茜、裘健、潘妤 |
陆宇浩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铜奖 | 麻新芳、诸葛文婵、潘妤 |
金正阳 | 仁济学院 | 省级铜奖 | 伊迎、郑摄、任冰文 |
邵琪画 | 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省级铜奖 | 任冰文、吴若丹、林甜甜 |
张嘉屹 |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省级铜奖 | 张华、方丹、王琴婵 |
杜欣雨 | 阿尔伯塔学院 | 省级铜奖 | 陈丹丹、诸葛文婵、张华 |
丁烨蕊 | 仁济学院 | 省级铜奖 | 周阿芹、林甜甜、陈亦挺 |
虞储联 | 仁济学院 | 省级铜奖 | 陈丹丹、李小燕、李莹莹 |
竺柯羽 |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省级铜奖 | 潘惠、李莹莹、林彦 |
笔译 | 仇宵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省级铜奖 | 胡茜、李小燕、周阿芹 |
彭天舒 | 精神医学学院 | 省级铜奖 | 张华、郑摄、潘惠 |
短 视频 | 叶昕 黄昱 陈韦妤 胡馨匀 陈馨艺 | 阿尔伯塔学院 | 省级铜奖 | 陈丹丹、李小燕、伊迎 |
陈佳如 詹程 杨恩惠 陈铭武 | 阿尔伯塔学院 | 省级铜奖 | 王艳素、陈丹丹、诸葛文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