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14至15日,我院在同仁楼B104会议室举办“Voice of Research”第七期活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为我院教师开展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我院副院长章艳乐及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12月14日上午,副院长章艳乐发表了致辞,对徐锦芬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座老师介绍了徐锦芬教授的主要成就。徐锦芬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中卓越学者首席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TESOL中国华中区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随后,徐锦芬教授作题为“基于文献阅读的学术论文选题挖掘”和“混合性研究:设计与结果讨论”的学术讲座。她与教师们分享自己利用文献阅读发现研究选题的心得体会,从跟踪研究动态到基于文献跟踪产出论文题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选题的重要性。徐教授强调,选题是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一个好的选题离不开大量文献阅读。在上午的另一场讲座中,徐教授从混合性研究设计的概念、类型、步骤到效度评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并结合常见的设计不足,展示了如何开展有效的研究、规避研究中不严谨科学的做法。

12月14日下午,徐锦芬教授作题为“基于外语教学的CSSCI写作与发表”和“基于案例分析的SSCI教研论文的选题与研究设计”的学术讲座,活动由英语系主任吕颖副教授主持。徐教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论文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论证研究内容及文献引用等多个方面。她指出,创新的论文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建议研究者从“老话题新视角”“新话题新视角”“同对象新语境”和“同语境新对象”等多角度来确保选题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徐教授特别提到,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不能忽视理论的重要性。她建议大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12月15日上午,徐锦芬教授作题为“技术赋能时代外语教育创新研究案例分析”和“技术赋能下高校外语课堂互动模式研究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学术讲座,活动由外语技能拓展部副主任王艳素副教授主持。徐锦芬教授详细分析了技术赋能时代外语教学的新特征,她提出,技术赋能时代的外语教育创新研究需要教师具备主题挖掘能力、文献阅读和综述能力等,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深入的反思者、积极的行动者和持续的学习者。随后,徐教授以自己团队完成的研究为例,展示了开展多元互动实证研究的不同视角。面对技术赋能外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徐教授希望未来的外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和互动策略知识储备,进一步探索如何整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创设积极的课堂互动环境。

12月15日下午,徐锦芬教授作题为“应用语言学类国社科立项选题分析与撰写策略”和“外语教育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素养提升”的学术讲座,活动由日语系主任陆晓鸣副教授主持。徐教授细致梳理并分析了2015—2019年以及2020—2023年国社科基金课题分布情况,为老师们明确了选题要点。另外,她还从外语教师语言综合素养的内涵、现状以及提升路径出发,剖析了教师语言综合素养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外语教师教研素养相近概念的辨析及素养框架构建,归纳总结了教研素养在外语教育学学科发展里的重要作用。
徐锦芬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教研风格深受我院教师欢迎!在每一场讲座的互动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围绕论文写作、项目选题、申报书打磨等内容,与徐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表示,本次工作坊活动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我院的科研发展。
章艳乐副院长作闭幕辞。她代表学院向徐锦芬教授两天的精彩讲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她指出,通过本次系统而细致的指导,学院教师进一步拓展了科研思维和视野,对外语教育、二语习得和教师发展等领域的前沿动态也有更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学院教师能坚持“教学为根,科研为翼”的理念,继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提升我院外语教育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