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建设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党建思政 诚聘英才 职工之家 对外交流 下载专区 English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聚智赋能 创新提质——学院召开2025年教学创新交流会暨督导反馈

 
作者: 韩倩倩 日期: 2025-04-26 编辑: 韩倩倩   来源:  阅读:[ ]次

3D74E

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月23日下午,学院在7B104会议室召开“2025年教学创新交流会暨督导反馈会”。学院党委书记刘洁、副院长章艳乐出席会议,学院教学督导、教研管理干部、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及教学案例负责人、一流课程创新课堂及课程思政榜样课堂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代表与中青年教师代表等三十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章艳乐副院长主持。

5F2E2

会议伊始,章艳乐副院长结合外语教学领域的新形势,深刻阐述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教师深度交流与互动分享的平台,通过强化学习、激发探索、深化合作,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有创新”的浓厚氛围,构建具有外国语学院特色的优质教学质量文化体系,推动教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后,学院16位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案例等负责人围绕“教学创新”主题展开精彩分享。她们立足中华文化传承、医学人文融合与“三进”工作实践,从教学理念革新、教学举措优化到教学成效呈现,全方位展示教学创新成果。陈亦挺老师以“望闻问切法”为核心,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对《通用医学英语》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李莹莹、李文老师通过医文融通教学,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与职业认同。潘惠、伊迎、王艳素、李小燕、张晓敏、董杰、麻新芳、张华、周阿芹等多位老师以“文化”为切入点,分享课程思政融合的优秀案例,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陆晓鸣老师以“热爱”“改变”“成就”为关键词,分享翻译课堂融入“三进”内容,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政治素养的实践经验。陈小仙、李嫱、诸葛文婵等老师则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英语、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助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章艳乐副院长对16位老师的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深化教学创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思政融合。立足医学学科特色,创建“外语+思政+医学”交叉课程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推进数智赋能。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积极探索数智赋能外语教育教学新体系,全力打造数智教育新生态。三是以“小切口”推动“大创新”。以优秀教学案例为抓手,总结提炼创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推动课程全面创新。

在教学质量建设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积极踊跃发言,围绕命题创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以及AI智能体建设、外语实训室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教学质量提升提出诸多宝贵建议。

3F414

督导反馈(部分现场图)

随后,学院教学督导组结合本学期听课情况,与被听课教师进行分组反馈,从教学内容安排、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给予了细致指导,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优势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5F462

会议最后,刘洁书记作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高质量教学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会议达到了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激发创新的目的。同时,她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保持课堂教学激情与感染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和创新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二是不断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尤其要重视现代教学平台与教育技术工具的培训与应用。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赋能教学实践。三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三进工作。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课程思政通过“盐溶于水”式的浸润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四是鼓励教师积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开拓思路,凝聚智慧,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本次教学创新交流会暨督导反馈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研讨深入,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成果,为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未来教学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

  
【打印】 【关闭】 【收藏】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址:温州市高教园区 电话:+86-0577-86699180 邮编:325035
Copyright © 2007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